槌重千钧,灯暖万家:一场跨越三代的司法温情实践
2025-10-10 10:00:2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刘建军 | 作者: | 点击量:7361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 胡敏刚 周华勇

“法官,我真的撑不住了……”调解室内,李某芬抱着年幼的女儿,声音哽咽。这一幕,深深触动了在场所有人。这是一起额逾千万的遗产继承案,牵扯房产、存款与经营性资产,表面是财产之争,实则是三代亲情的撕裂。

面对复杂的案情,湖南省汝城县人民法院大坪法庭庭长邓启章意识到,简单判决无法弥合亲情,团队首要任务是厘清遗产。他们调取死者生前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流水千余页,走访市场监管、不动产登记等十余个部门。“我们不是在处理一堆数字,而是在守护一个家庭的未来。”邓启章说。仅基础事实核查,就耗时近两个月。

双方情绪激烈,调解陷入僵局。审判团队没有急于开庭,而是选择“沉下去”——他们主动入户走访二十余次,白天走访,晚上电话沟通,耐心倾听,细致释法。法官既向李某芬阐明法律对母女权益的保护,也向年迈的秦老夫妇解释继承法的原则,更强调孙女未来的成长需要亲情的呵护。一次次真诚交流,逐渐融化了坚冰,为调解奠定了基础。

如何保障年幼孩子继承的财产权益,是本案关键。办案团队创新引入“共管账户”机制:将孩子继承的份额存入指定账户,支取需共管人持证件、密码共同办理。在征得各方同意后,追加孩子姑姑为共管人,由其郑重承诺承担管理责任。这一安排,既筑牢了财产的安全屏障,也维系了宝贵的亲情纽带。

调解过程异常艰难,审判团队组织了数十轮面对面、背对背调解。从法理到人情,从现实到未来,法官们不厌其烦地疏导劝解。当最后一份调解协议签署完毕时,李某芬主动让孩子喊了一声“爷爷奶奶”。秦老夫妇顿时眼含热泪,紧紧抱住了孙女。这一刻,法槌未响,却情义千钧。

“法律是刚性的,但司法有自己的温度。”邓启章庭长说。在这个案件里,法官们用千页流水厘清过往,用二十次奔走重建信任,最终点亮了一盏弥合亲情、温暖人心的灯。

责编:刘建军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